江蘇省政府于2021年12月公布新版省徽和省旗,其中包括全新的“江蘇logo”設計。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江蘇logo設計的特色和意義。首先介紹了江蘇省徽和省旗的基本構成和含義,緊接著詳細描述了江蘇logo的五個元素:“江、蘇、梅、瓢、剪”,以及這些元素與江蘇省的文化和特色的聯(lián)系。接著,本文通過與其他省市l(wèi)ogo的對比,凸顯了江蘇logo的獨特性。最后,本文探討了江蘇logo的應用前景和意義,相信它將成為江蘇省品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蘇省徽是1985年國務院批準制定。整個徽章是由花紋、實圖和文字組合而成,寓意深遠?;請D上面是江蘇省漢字“江蘇”三個字,下面是五條公路橋和一艘海船,左邊花紋是古老的銅鼓,右邊是歡慶荷花。公路橋、海船、銅鼓、歡慶荷花組織在一起,表現(xiàn)出為人民服務,開放包容的思想。
江蘇省旗于1985年制定,紅色代表革命和勤勞,五星和針刺花代表工農聯(lián)盟、軍民聯(lián)盟和人民團結萬歲,江蘇省的花卉圖案包括了先賢故里福建長樂甌江流域的梅花和江蘇“梅城”(南通市)精品的胡蘆瓢,其綜合代表了江蘇省的特色文化。
江蘇省政府公布的新版省徽和省旗中引入了一個新的標識——"江蘇logo"。這個標識包含了五個元素:江、蘇、梅、瓢、剪。其中,“江”和“蘇”是專有名詞,“梅”、“瓢”、“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
首先,"江"字來自于 淮河、長江 、滬通鐵路交匯的揚州城際的江字,意味著江蘇是一片充滿活力、蓬勃向上的土地。
其次,“蘇”字來源于“蘇繡”,寓意江蘇的繡藝文化。
“梅”是江蘇省的省花,象征堅貞和不畏風雪。"梅"的造型則像是紙張上水墨畫的用筆意境,在造型上別樹一幟,別具一番韻味。
“瓢”則是江蘇南通市的特產,它是通過一種名叫“瓢剪”的手工剪紙工藝做成的,瓢形的門神、燈籠等剪紙制品與瓢器結合成有特色的文化符號,極具地方特色。這種東西,從造型上體現(xiàn)了江蘇文化的一種圓潤與柔美。
最后,“剪”則是和“瓢”相呼應構成江蘇logo的有機部分之一。剪紙是一種既貼近生活又極具工藝美感的藝術形式,在春節(jié)等中國特色節(jié)日里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和傳承。
江蘇logo的五個元素雖各不相同,但是它們都源自江蘇文化和江蘇特色產業(yè),無疑是專門打造一個具有江蘇特色、具有中國文化特點的形象標識。
江蘇logo的五個元素集合而成的構圖靈感取自江蘇省地理標志。與江蘇logo相類似的省市標識,如江西、海南等,都以地理特征為主要設計靈感,如果準確選材,則可以形成一個有特色的地域形象符號。
但是,江蘇logo在形式上有自身獨特性,它不同于以往的江蘇標志,也不同于其他省市的標志。江蘇logo擁有與眾不同的“梅、瓢、剪”三種傳統(tǒng)元素,并且這三種元素不是直接放置在“江”和“蘇”字形的兩側,而是分布在構圖內部,呈現(xiàn)出一種清新脫俗的藝術氣息。江蘇logo的設計是一個愉悅、成熟又大方得體的形象,充分體現(xiàn)了江蘇省的文化特色和發(fā)展優(yōu)勢。
江蘇logo的推出,表明江蘇省正在加強對品牌形象的打造,以推動良性經濟循環(huán)和文化傳播。江蘇logo設計所蘊含的各種文化元素與該省地域特征相融,必將進一步推動江蘇省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當然,江蘇logo的應用前景不止是文化,它也將為江蘇省企業(yè)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江蘇logo的推出,也為其他省市的地域形象標識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意義和啟示價值。
總結:
江蘇logo的設計中引入了五個元素:江、蘇、梅、瓢、剪。其中“江”和“蘇”是專有名詞,其它三個元素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江蘇logo設計的獨特之處在于各個元素的互相搭配以及整體的清新脫俗的藝術氣息。對江蘇logo的推出將為江蘇省的品牌形象提升提供積極的支持,為江蘇省文化和企業(yè)國際化開拓提供優(yōu)秀的推廣平臺,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將成為江蘇省品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呼喚其他省市進行地域形象的標志設計。
上文江蘇 logo設計介紹很精彩,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北京vi設計公司部分案例:
江蘇 logo設計配圖為北京vi設計公司作品
江蘇 logo設計配圖為北京vi設計公司作品
本文關鍵詞:江蘇 logo設計
總監(jiān)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yè)務咨詢 舒先生
業(yè)務咨詢 付小姐